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都市言情 / 妈妈的光 / 老伴(1/1)

老伴(1/1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因为爷爷和外公是老友,爸妈小时候就认识,从谈恋爱结婚,再到生下我,一路酸甜苦辣,相互陪伴了40多年,可谓少时夫妻老来伴。
  ,是浪漫与深厚的代名词。而作为这个组合成员之一的妈妈,却在八年前,也就是她58岁生日前查出了肺腺癌晚期,并伴有淋巴扩散。58岁,属于中老年人行列,却又半老不老,毕竟按她的话说,公交车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半价。
  当我爸拿着妈妈的确诊报告单进家门后,我俩坐在凳子上,结结实实地哭了一场,也是长这么大,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的稀里哗啦的样子。哭完,一切仿佛都归零,我们进入了战时状态。
  手术,化疗,靶向药物;培美曲塞,顺铂,吉非替尼,奥西替尼……这些武器一用就是七年多,它们按时填满妈妈的身体,也刷新我们的医疗认知。最有效果的是易瑞莎,这个靶向药让我的妈妈身体在化疗后稳定了将近两年,以至于她的朋友和熟悉的邻居都无法相信她得了这么重的病,并且恢复的如此健康。
  在这七年里,爸爸是妈妈的厨师,乌鱼丸子汤,鸽子汤,荤素搭配,新鲜出炉。他也是妈妈的陪护,打包住院需要的东西,办理入院出院手续。有时候一天的化疗加护肝护胃的水多达八九袋,如果不是太晚,爸爸都坚持等妈妈挂完水再走,但他有时候会被妈妈赶回家。
  他们给我的分工是跑腿,找医生,拿片子,送吃的。他们是怕影响到我,但这并不影响我想要为妈妈做点什么,比如四处打听,找这方面的权威专家。哪怕一点点的参与感,都会让我觉得自己还有点用。
  也许看到这,你们会惊讶于妈妈顽强的生命力。是的,按照医生的预期,她的病情是挺不过三年的。前两年,肝转移确诊后的手术,一度让养的红润的妈妈变得萎靡,我们都后悔做了这个决定,但她又奇迹般的康复了。住院期间,有病友家属向我爸妈打听用的什么办法?悉心照顾肯定是排第一的。
  最后一年,爸爸成了妈妈的护工。确诊脑转移后便开始放疗,一共30次。当我第一次去到那个小小的化疗登记室,有母女一起来治疗的,有老人自己骑电动车来的,有外地病人一家在附近租房陪子女的,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故事走进了这里。
  我坐在那里等得焦躁不安,老有所依,依的究竟是什么呢?
  因为疫情原因,医院对陪同人员有要求,登记的工作人员直接指着我说,孩子就别来了,这里对她身体不好。于是这30次的放疗任务就都落在了爸爸身上。由于排期时间在晚上,有时碰到机器坏了不得不中途回家,我除了叫车等待,无能为力。
  放疗后的效果让我再一次看到了曙光。妈妈眼皮不塌了,行动自如了,连那颗掉了头发的脑袋都灵光了。
  但是奇迹不会总在一个人身上频繁出现,去年年底开始,妈妈的状态又回到了放疗前,过完年变得更加糟糕。尤其是当妈妈无法自行走路之后,她除了要扶着环型走路辅助器外,爸爸在她身后托着她的身体,用自己的力气带动她一步一步向前走。到了卫生间门口,全靠爸爸把妈妈抱过去。这时的她已经瘦的皮包骨,但人却向下坠,爸爸怕把妈妈弄疼,不敢使太大劲,有时便会和她一起摔倒。替她洗澡,哄她吃药,半夜看她要不要上厕所,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。
  最后一周,妈妈住院靠营养液度日,爸爸还期盼着她能恢复体力吃流质,给她弄些什么搭配。
  妈妈走后第二天,爸爸说:“以后晚上睡觉不用担惊受怕了”。
  碰上爸爸这样的,妈妈是幸运的;但爸爸却在66岁那年,再也没法说出那句:这是我。
  
热门推荐
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,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