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架空历史 / 南宋遗民 / 第三十六章 这就通胀了?(2/2)

第三十六章 这就通胀了?(2/2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例如盛唐时期,一两银子≈人民币3000元。到了北宋中期:一两银子≈人民币1000元。明朝中期:一两银子≈人民币700元。清朝中晚期:一两银子≈人民币200元。
  从趋势上看,白银一直在贬值,或许跟千百年来华夏处于白银流入的状态有关。
  按现在宋国的物价,一两银子估计也就值几百元。
  眼见着宋王沉思了片刻,又看向自己,宋长风继续讲道:
  “这些暴发户出手阔绰,出行讲排场,吃穿究精致,消耗巨大,慢慢的,近乎所有物价都跟着涨了。”
  “若不是陛下圣明,为了防止土地兼并,禁止私自买卖土地,怕是这城外的田边都给他们买完了。”
  “之前朝廷鼓励多种粮食,结果米价涨不上去。所以今年很多农户都不想种粮食了,都改种棉花织布、养蚕缫丝,甚至有的直接改成草场,留下家里老弱喂点牛羊,自己则进城谋生了,毕竟城里挣钱更快。”
  “这就导致今年粮食产量骤减,所以米价也上去了,而其他东西物价依然很高。”
  原本以为国家多挣些钱,降低赋税,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,想不到还有很多细致的社会问题需要考虑。看来历朝历代的帝王勋贵,久居高位而不知民情,似乎也在情理之中。短短几年,掌握的情况就跟不上节奏了,我这是有脱离群众的危险了呀,陈文远暗暗自嘲起来。
  陈文远皱起了眉头:“粮食是国之根本,我们必须重视。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啊!虽然现在可以到各国买粮食,但始终不够稳妥。”
  “是啊,人人有钱,等于人人没钱。最多也就是相对于海外诸国更有钱,呵呵,总不能天天去海外买菜吧。”三司史李若水这老头也补了一句。
  陈文远叹了口气,心想:这不就相当于通货膨胀了嘛,体量还是太小,看来得好好想想办法了。
  片刻功夫,他又猛的拍了拍自己的大腿:“嘿嘿,朕有主意了!”
  大殿内正交头接耳的群臣,被他这突然的一句话一惊,顿时安静了下来,纷纷望向他们的宋王,等着聆听他的高论。
  陈文远正色道:“如今银钱都向我国流入,钱多了,钱就不值钱了。但若是不花出去,不向民间流入,留在国库也没啥用处,还占地方。钱还是要流通起来,才能发挥价值。国内流通过多又推高物价,实际价值会打折扣,那便在在全南洋流通吧,换取便宜的原料,再生产出我们的热销军火、农机产品、生活用品等,从中赚取高利润,这叫做循环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。要不然哪些国家手里榨不出油来,便不会那么爽快的花钱了。”
  “陛下所言极是!”一位臣子振奋地说道。
  怎么花这些钱呢?群臣各抒己见,无非就是买矿、兴修水利之类的。不过这也花不了太多的钱,毕竟现在的婆罗洲岛上,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没有开发,加上运费,国外购买也不见得便宜多少。而且这里热带海洋气候,雨量充沛,河水却极少泛滥,水利工程也不那么迫切。
  工部提出的修筑水泥驰道倒是个大工程,可惜人力不太足。相关的配套产业,诸如采矿、烧制、运输等,估计要扩大十倍不止,才能使水泥的产能跟上需求。
  
热门推荐
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