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历史军事 / 春秋故宅 / 六(2/3)

六(2/3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一封来自上海的书信打破了刘家的平静,信是春宝写的,之秋一字字的念给大凤听,详细解释她听不懂的细节,春宝在上海干得不错,已经是工厂里的大伙计了,每月能拿三十块钱薪水,没病没灾,一切都好,信的末尾问爹娘好,给刘太公夫妇请安。大凤老泪纵横,丈夫死了,本以为丢了的儿子却来了音讯,她又有了依靠了,刘邵氏陪着掉了一阵子眼泪,说,之秋你去上海走一趟吧。
  之秋比大凤还开心,接连的噩耗让他的天空乌云笼罩,春宝的出现就像阳光撕破了阴霾,他兴冲冲的准备远行的行囊,其中一多半倒是大凤委托他带给儿子的衣物吃食。虽然之秋在天津生活过几个月,但儿行千里母担忧,临行前刘邵氏少不得又把他叫在跟前细细的叮嘱了一番。
  这是之秋第一次单独出远门,大包袱小行李带了一堆,刘邵氏说穷家富路,不能苦了孩子,执意要买二等座带睡车票,从徐州到浦口的三等车票只要三块五,二等车就要七块钱,而头等车票则要再翻一倍,十四块钱,这还不算睡车票,加上从沪宁线这一段的车票,整个行程下来要将近二十块大洋,而徐州府一个雇工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七八块钱而已。
  出行那天,全家连同之秋的朋友同学都来北关车站送行,车票得等到开车前两小时才开售,刘邵氏的远见卓识起了作用,头等二等的车票不用排队轻松买到,三等车票售票窗口前乌泱泱一群人挤破头,上车的时候剪票也是分开的,之秋的行李多,亲朋们七手八脚帮他搬上车,徐州是津浦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,属于交通枢纽,车停的时间久,加水加煤上客下客,足足耽搁了四十分钟,之秋早就等的不耐烦,汽笛鸣响的时候,他心底简直要欢呼起来。
  蒸汽漫天,铁轮铿锵,火车在夕阳下缓缓南行,之秋坐在二等车里向亲友们挥手道别,随着车速的加快,窗外的树木田地快速向后移动,之秋的心也飞向了上海。他坐的是津浦线上最豪华的蓝钢特快,与其他木质车厢不同的是,蓝钢特快的车厢是从美国进口的钢制车厢,乘坐舒适,小站不停,旅客大多是来往于平沪之间的达官贵人,二等车厢里人不满,头等车里更是空了大半,之秋打热水的时候看到三等车里人满为患,再次庆幸自己听了母亲的话,到了晚上,之秋去二等卧车换了票,茶房带他找到自己的铺位,躺在窄小的二层卧铺上,之秋久久不能入睡,辗转反侧,满脑子都是春宝离家时的样子。
  次日午后,列车抵达南京浦口,旅客下车渡江,转乘宁沪列车,之秋带的行李多,又没经验,忙的不可开交,还是茶房帮他找了个脚夫才把东西搬过去,花了他一枚大洋的小费。
热门推荐
征战天下之三国 夺嫡: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! 混在皇宫假太监 三国:开局接盘刘备,再造大汉王朝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一品布衣 大明:家父永乐,永镇山河 重生之逆流人生 我的黄河我的城 小康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