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武侠仙侠 / 罗浮记 / 第三十四回 大都督龙入沧海 成都王兵退洛阳(1/6)

第三十四回 大都督龙入沧海 成都王兵退洛阳(1/6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黄昏约客一杯酒,醉里看花几春红;才见青山兜残日,又有明月探西楼。
  且说幽州都督王浚、东赢公司马腾合兵一处,杀向邺城。成都王召群僚商议,苦不得破敌之策,忽有一人,走入会议厅中,谏道:“今二镇跋扈,有敌众十余万,恐非宿卫将士及近郡兵马,所能抵御。我有一计,可为殿下解忧。”众人相看,原是冠军将军刘渊。成都王问道:“元海有何妙策?”刘渊回道:“我曾奉诏,为匈奴五部都督,今殿下有难,愿为还说五部,同赴国难。”成都王闻言,半晌不语,沉思良久,方问:“五部人马,果真可调发么?就使调发得来,亦怕难挡鲜卑、乌桓。我欲奉天子,还都洛阳,再传檄天下,以讨奸逆,不知将军如何看待?”刘渊忙道:“殿下乃武皇帝亲子,有功于社稷,恩威远著,天下皆知。四海以内,何人不愿为殿下效死?况匈奴五部,受朝廷恩抚已久,一经调发,无患不来。王浚乃一小人,东赢公虽是宗亲,却是疏远,怎能与殿下相提并论。今天子在邺,若殿下出城,则示弱于贼子,到时追兵在后,恐洛阳亦不能到了,就使得至洛阳,威权亦被人夺去,未必再如今日。依臣之见,邺城有三台之固,兵士五万,足以固守,不如抚勉士众,静镇此城,待我召入五部,驱除外寇,以二部摧东赢公,以三部枭除王浚,高悬二贼之首,指日可致,殿下有何可虑?”成都王闻言,如梦初醒,不由大悦,遂拜刘渊为北单于,参丞相军事,又令孟玖随同,速往左国城,调五部匈奴,前来助战。
  刘渊暗自心喜,忙拜谢,匆匆而去。成都王正要发令,忽闻一人禀道:“调发匈奴,无异引狼入室,一患未平,又生一患。殿下放走刘渊,乃是放虎归山,万万不可。”定神一看,原是王戎。成都王问道:“司徒何出此言?”王戎回道:“匈奴戎狄,素性残暴,人面兽心,见利则弃君亲,临财则忘仁义,如今我朝疲弊,更当严加防备,不可使其趁机作乱。刘渊文武兼长,昔日先帝在时,树机能作反,而不令其领兵,非不识其能,实则防患于未然。依臣之见,无论东海王,东赢公,终不过一家之事,如今殿下委以兵权,令刘渊归去,殊不知天下祸首,必此人矣。望殿下三思。”成都王苦笑一声,说道:“如今大敌当前,若不调发匈奴,何以抵挡?司徒另有良策?”王戎回道:“邺城有五万兵马,又有河间王作为后援,当可一战。”成都王说道:“打仗不是凑人头,司徒不知军事,故有此说。”遂不理睬,转头而去。
  刘渊出了邺城,恐成都王反悔,快马加鞭,直奔左国城。一路神清气爽,风驰电掣,有词为证:
  半生年华若飞鸿,越沧海,过重楼。风雨万千,任尔乱西东。自古英雄多磨难,藏悲喜,看鱼龙。
  少时美名不足夸,镜中人,鬓已白。此去归来,挥刀断银霜。山河一担好得意,上鞍马,奋蹄扬。
  孟玖在后,直呼:“将军等我。”刘渊回道:“大敌当前,若不早回,恐成都王危矣。”孟玖心道:“刘渊果然忠臣。”遂纵马疾驰。不多日,至左国城,但看好城:
  暮云萧萧过方山,秋风乍起荡北川;
  内外双城皋狼邑,饮马池边离胡安。
  刘渊行至城外,见一队人马相迎,原是匈奴右贤王刘宣,引五部众,又有白毛儿,白眉儿,四护法在侧,皆伏拜道旁,高呼:“恭迎大都督归来。”刘渊忙下马,搀住刘宣,领众人入城。
  孟玖在后,见白毛儿,疑道:“人言将军战死,为何在此得见?”白毛儿见孟玖生疑,遂道:“昔日我受司马王瑚一锤,身负重伤,幸得虞护法相救,将我送至左国城,疗伤至今,故在此也。”孟玖闻言,不再有疑,遂至刘渊身旁,问道:“大都督当召五部人马,发兵相援。”刘渊回道:“此言不差。”遂示众人:“我族世受皇恩,今天子有难,成都王拜我为北单于,调发五部人马,往邺城救驾。”刘宣高呼:“自古汉廷发兵,当以天子之名,召天下人马;我族亦是如此,既调五部人马,当以单于之名,方能行事。成都王拜大都督北单于,如何服众,依我之见,当加封大单于位号,方能一统五部,号召离胡。”刘渊闻言,陡然变色,怒道:“大单于位号,当由朝廷封赐,岂能自授,你等所为,欲陷我不义。”于是拂袖而去,众人惶恐,独刘宣不惧。
热门推荐
一剑擎天 剑指仙途 巫墓重生 凡徒 大汉封神榜 血炎魔尊 太古第一仙 荒月如归 长生 长生仙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