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浪子异侠 / 中原二十年 / 第九章 镇江的情报(1/2)

第九章 镇江的情报(1/2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赶紧把老父亲拉进卧房,再送上座椅,冲上茶水。
  孟榆林上指青天,下指厚地,耗费全身之力,列举生平事例,只为了诉说清白,证明自己是绝对的阳刚男儿。
  孟五陵端着茶杯,斜着眼听了半天,待到孟榆林口干舌燥,才开口确认。
  “你说的都是实话?”
  “孩儿的话千真万确!”
  “好,那为父就放心了。”
  饮下杯中茶水,孟五陵决定先相信儿子,不过想盖棺定论,以后还得观察观察。
  刚起身,却见桌子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案卷,通体黑青,不似普通读物。
  拿起一看,书皮上写着“镇江府录”四个字。
  “榆林,你要去镇江任职?”
  孟榆林精疲力尽,正在补水,闻言放下茶壶,擦了擦嘴角。
  “今天刚作的安排,不过镇江离得近,孩儿也能常回家看看。”
  再喝几口,想起了郭大友的交代,既然此行只是探路,不如先向父亲了解一下,这府录回来再看也不迟。
  “爹,镇江那边都是什么情况?”
  攥着府录,孟五陵缓缓几步,反问道:“榆林,你对江南一带有什么了解?”
  “江南一带,应该都和应天差不多吧。”
  孟榆林从小和父亲生活在京师,所见所闻也都是北方之事。
  在他的印象里,整个江南繁华似锦,就算其他府地有所差异,也只是多了些“西门家族”罢了。
  摇头,孟五陵不以为然:“非也,除去应天,江南与北方有着天壤之别。”
  敞开话题,他从十年之前开始说起。
  那个时候游侠没落,各地家族乘势拔起,新兴的帮派更是如雨后春笋。
  京师以北乃天子脚下,掀不起什么波澜,而江南天高皇帝远,除了应天较为特殊外,其他府地都成了他们的乐土。
  家族帮派你来我往,或报前人之恨,或争纠葛地盘,血拼械斗数不胜数。
  再加上游侠势弱,流窜各地,几年争斗下来,中原武林动荡不安,各府地百姓也深受牵连。
  如苏州府一带,当地渔帮笼统数十年,本来是一势独大。
  后太湖门新起,两方于太湖岸边兵戎相见,一番争斗由昼至夜,竟使得苇滩变血滩,太湖变红湖。
  此后数年间,每至阴天梅雨,湖深处常有鬼厉嘶嚎,渔人不敢入其内,举众迁移者甚多。
  而太湖门门主万玉红,往日便是个闯荡南北的游侠,不想回到苏州后一日得福,摇身成了一门之主。
  “各地势力划而盘踞,地不归国治,税不入国库,民亦不知国法,府县紊乱,百姓心散,离离若湖中小萍,竟似诸侯百统,这实为大明的一桩祸患。”
  这是前首辅齐大人上任时的感叹,后下令严查,使这些人平息了一阵,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
  待齐大人黯然下台,各地势力死灰复燃,嚣张跋扈的姿态更胜先前。
  几年过去,朝廷不胜其烦,却又鞭长莫及,才有了中原名捕的成立。
  “这样说来,与其叫你们‘中原名捕’,倒不如称呼一声‘江南名捕’更为贴切。”
  对于“中原”二字,孟榆林有不同理解:“所谓‘中原’,可囊括整个大明疆土,等以后名捕壮大,执法的范围自然也随之扩展。”
  “你说的也对。”
  说完江南的大概,孟五陵拍了拍手中的府录,把话题引回了镇江的问题上。
热门推荐
综武:开局传承弱鸡剑神 这个锦衣卫明明超强却过分划水 我有一座气运祭坛 歌行:我在青城山修仙 死人经 无限辉煌图卷 高武大明:穿成朝廷鹰犬 穿越倚天:明尊张无忌 我在综武开医馆 武侠:开局奖励满级神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