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架空历史 / 明末之开局打劫魏忠贤 / 第三十一章用厕所的玻璃镜子换战马(2/2)

第三十一章用厕所的玻璃镜子换战马(2/2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跟这些商人不用客气什么,该要钱就要钱,客气又不能当饭吃,换不来好处,王丰可不是冤大头。
  “当然,当然,现在的战马一匹也就20两银子,2000匹战马才4万两,怎么着也抵不上你这片清晰的能把人照的分毫不差的琉璃镜值钱啊,规矩我懂,大当家,你说你要什么吧,要不我给你银子抵偿怎么样?”
  这还真不是夸张,虽说琉璃在明朝咱们国家已经能够烧制了,但是那种透明的,洁白无瑕的玻璃却烧制不出来,一般也就皇宫的建筑才能用到,还是色彩斑斓的那一种,至于镜子也有,但是是西洋过来的舶来品,被传教士传过来的,考虑到平板玻璃的制作不易,已经还上的风浪运输问题,基本上都是价值连城,想买你都没地方买去。
  不说明朝,就是到了我大清,那琉璃的价格也是一直居高不下的,压根就不是小门小户能用的起的。
  可以说,高透明玻璃最初是在清代通过西洋传人中国的,在此之前,清代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皇宫贵族都没有用过如此晶莹剔透的物件。最多的是琉璃、陶瓷和铜器,即使,最接近玻璃特征的铅钡玻璃,制造出来的物品透明度也并不高。自从西洋人把这种在日光下闪闪发光、还能让光穿透器皿的神奇物品带入中国后,中国的清代就开始掀起了狂热的追崇玻璃器皿之风。
  因为刚引进来时,清代对玻璃器皿的制作工艺还无法完全掌握,所以,之后的很多玻璃物件都是从西洋漂洋过海坐船过来。这就让其更加名贵,一般家庭只有看的份,只有皇宫或是显赫的贵族才能弄到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,而且,很多都是用来装饰房屋,不像现代的人们用来吃饭或是家居使用。
  逐渐的,谁家拥有玻璃制品,谁家就是高人一等,是否拥有玻璃制品就成为了区分社会等级的象征。可以说,这个小小的物件,却给清代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留恋和向往。
  在古籍中,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喜爱这种难得的奢侈品。四大名著中的《红楼梦》,就曾多次提及和描述玻璃器皿。可见,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,显赫的家族都会把玻璃器皿作为一件重要的家具物件。其中有一个画面就讲述过,贾蓉就因为家中要来一位有身份的客人而跑到王熙凤那里百般讨好,其目的,只是想借一个玻璃的炕屏来冲冲门面。
  在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《老游残记》里也着重的描述了拥有玻璃摆设的屋内的画面:“足足有四方的玻璃饰品和佛柜摆在一起,玻璃品四周还用高丽白纸镶嵌了边缘。”要知道,古代大户人家供佛都是相当重视而且讲究的,然而,他们却把玻璃器皿和佛柜摆在一起,可见,当时对玻璃器皿是多么的推崇。
  而这种推崇之风不仅在普通百姓中盛行,在皇宫中也颇为流行。清朝皇帝用的日用品如笔架、喝水用的茶杯、玩乐用的珠子、还有鼻烟壶等都有很多形态各异、颜色剔透的玻璃成品,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或是祭祀时,他们都会采用玻璃器皿。可见,皇族对玻璃器皿的喜爱也不亚于民间啊!
  
热门推荐
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