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架空历史 / 盛唐挽歌 / 第57章 官场规矩多(3/4)

第57章 官场规矩多(3/4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方重勇一脸古怪看着郑叔清问道,对方要是想干这个差事,只怕早就跟李林甫打包票了,犯得着来自己这里“取经”么。
  “谁说不是呢。”
  郑叔清叹了口气说道:“我自己什么德行,那是再清楚不过了。挖漕渠啊,那不是一般人能办的,得心够狠才行。我这个人就是心不够狠,还担心名声坏了。”
  “挖漕渠需要心狠?”
  方重勇抓抓头,没明白这到底是个什么逻辑。
  “圣人是个急性子。你预计要挖五年,圣人不可能等你五年,估计最多三年。然后挖的时候呢,可能遇到各种问题,正常进度,那就说不好得要六七年了。
  正因为这样,所以要不断发动徭役,让沿途百姓都来修漕渠。既然工程催得着急,一般方法肯定不行,那必须得日夜不停的修。
  修好了以后还不算数,还得让漕船按时将货物运到长安,让圣人看到效果才行。这里头,要发动多少人力,消耗多少物力?
  成了还好说,万一修不成,到时候肯定要有替罪羊被推出来,你觉得谁会比我更适合当替罪羊呢?
  是右相,还是圣人?”
  郑叔清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,总结为六个字就是:不好搞,风险大。
  修漕渠本身就不容易,然后要赶工期。
  赶工期不说,还要能顺利通航。
  通航了不说,还得让洛阳的粮秣与财货顺利及时运输到长安!
  要知道,李隆基来验收工程,他可不是从长安沿着漕渠出发到洛阳,看这条漕渠修得怎么样的。
  这位大唐圣人验收漕运工程的硬标准就一个:
  你给我把货从洛阳送到长安了没有?
  如果送了,那么你送了多少?花了多少时间?
  这个政绩太踏马难搞了,老郑回去想了三天,越想越觉得坑太大,根本填不平!
  “郑侍郎,我有一句话想说,你能不能恕我年幼无知,让我畅所欲言?”
  方重勇幽幽问道。
  一听这话,郑叔清就感觉大事不妙。
  他长叹一声道:“你说吧,都到这个份上了,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?”
  “是这样的,其实山川地理的走向,自有天数。非人力可以轻易更改,此乃人不能胜天。
  这也是为什么人工开凿的沟渠总是容易损坏淤塞的原因。
  从长安另外开辟一条漕渠通洛阳,这是在逆天而行。或许数年内还有些作用,但我敢肯定,十年以内,此漕渠必废。
  一个必定会废掉的漕渠,郑侍郎还是不要太上心的好,就算功绩做出来了,也不过是取悦圣人一时半会而已,不顶什么大用。
  郑侍郎不如把差事推掉吧。”
  方重勇非常诚恳的说道。
  他就不相信自己说的这些,郑叔清这个老硬币看不出来!
  通济渠、永济渠这两条运河,当初在修的时候,就考虑了地形和地势。所以它们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,早前也都是局部运河,运作了少说也有数百年。
  但现在开凿的这条漕渠,乃是典型的“逆天而行”,严重违背的黄河渭河水系的运转规律。换句话说,这玩意迟早要废的,如果要维持漕渠通畅,所需要的人力物力,会大到不可想象!
  “其实,此渠确有不妥,但朝中诸公,都有不能言明的原因。现在你在这里说这条漕渠不该修,没有任何意义。”
  郑叔清长叹一声说道。
热门推荐
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