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啃文书库 / 架空历史 / 三国:最强姜维,速通天下 / 第十一章 革故鼎新(2/2)

第十一章 革故鼎新(2/2)

章节出错了,点此刷新,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稍后再试。

  “只待西定凉州,天下在望。”姜维说道。
 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,终于下出关键的一步棋。
  这一步棋走出,蜀汉全局都被盘活了。
  进可攻,退可守,进退裕如。
  不用龟缩在益州一州之地,彻底掌握主动权,再加上雍凉的战略纵深,曹魏再想要进攻也难如登天。
  局面前所未有的开朗。
  “禀丞相,定雍鼎已经浇铸成型。”帐外的布幕猛然掀开,走进来一名气息如犀的壮汉,正是吴懿口中所提的那位铸铁名匠,蒲元。
  他的身形高大魁梧,背肌如刻,赤裸上身,左手持锥,右手执一铁锤。
  蜀汉大军出征,常常有工匠随行,一来可以维系军资,二来可以打造器械。
  “做得好!”诸葛亮淡淡说道。
  在汉代,军国大事往往会铸鼎以纪念,青铜鼎是礼器,鼎身铭文,载誉于世,亦可作为后世子孙瞻仰膜拜的物证。
  先帝攻克汉中,曾铸造克汉鼎,又在登上成都的武担山和剑口山之后,铸造了受禅鼎和剑山鼎。
  鼎身形态各异,铭文皆为篆书,大篆小篆不一而足,却无一不是彰显荣耀与功绩。
  见到蒲元,姜维的眼神中闪烁着敬意,他身形挺直,拱手行了一礼,语气恭敬:
  “蒲元先生,久仰大名。”
  “嗐,跟我这粗人做什么礼,将军您是大功臣,草民只是个铁匠,我给您作揖还差不多。”蒲元嘴上客气说道,但是脸上的神情依然显得很受用。
  “俱是为大汉效力,没有高下之分。”姜维继续说道。
  “哈哈哈,您这样傲上悯下的将军,可真是少见。”蒲元正眼打量姜维,只道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气质不凡。
  “等将军有空的时候,不妨来我铁匠营坐坐,我那儿的兵器应有尽有,全任你挑。”蒲元胸膛高昂,拍了拍自己的胸脯,信誓旦旦地说道。
  “那我便却之不恭了。”姜维微微一笑,答应道。
  一番寒暄后,又回归到正事话题上来。
  鼎,意味着安定一方。
  秦汉三国时期,流行铸鼎,青铜鼎作为礼器,寓意着人们对于鼎所代表事物的崇高敬意。
  蜀汉军北伐,这次大获全胜,成功收复雍州,功绩自然不必多说。
  夜幕下,熊熊火把烈焰舞动,蜀汉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  众将士纷纷列阵观礼,在蜀汉所有士兵的注视下。
  在精美绝伦的蜀锦覆盖下,缓缓升起的青铜鼎宛如一座山峰,威严而又庄重。
  诸葛亮站在众人之前,声音洪亮而有力地宣布:“此役,克复雍州,大汉永昌。”
  半生飘零,几多艰辛。
  先帝驾崩后,丞相孤身扛起兴复汉室的重任。
  “陛下,您看到了吗?雍州大地的风云,已经翻涌起来了。“诸葛亮低声自语,他的声音宛如微风拂过石林,羽扇轻摇,仿佛在用无形的竹笔,擘画出一个崭新的天下局势。
  时迁物换,革故鼎新。
  多情自古空余恨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
  诸葛亮自出茅庐以来,凡历经二十余载,
  如今一朝收复雍州,天下之势渐可图。
  “可以无悔矣!”
  诸葛亮身后,年轻的姜维披甲执剑,犹如一尊巍峨铁塔,屹立于天地之间。
  --我是可以无悔的分割线--
  “建兴六年春,诸葛亮克复雍州,于陇西铸鼎,埋于武成山,四尺见方,并小篆书,皆武侯迹。”——《鼎录》
  
热门推荐
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